周三的直播里有位读者的问题是这样的:毕老师,这个《劝学》是要父母学会了在家教孩子吗?今天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这件事的操作流程。
首先介绍一下《劝学》体系。这是我两年前做的一本没出版的书。里面的古文从两句逐步过渡到四句、八句、一段、两段、多段。小徐和伙伴们在三上的时候每次读书会前要朗读。因为它的内容全部和劝学有关,文字难度是递进的,所以,孩子们当时学起来很轻松。
当时做这个的原因是市场上的书大部分没有递进性,也没有归类,古文书用起来没那么顺手,所以我就尝试给孩子VIP服务,专门设置了一个阶段学习的台阶。如果您是《垂髫识字》的读者,就会更有感触。古诗全部是顺应汉字的难易程度,从五言到七言排列的。家里有学龄前孩子的,可以去看一下古诗书。配套资料可以找我索要,你会发现,其实是给喜欢花时间在孩子身上的宝爸宝妈量身定制了一套教案。因为是三本,所以,三阶最多到二下。年龄大的就没必要再看了。《劝学》也秉承了我的一贯作风。看看我的时间是不是够用,如果够,我把这套书赶紧搞出来。
对《劝学》这个体系的学习,首先要进行年龄分组。
二年级
古文学习在校内其实是从一年级就开始有积累了。所以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二年级的孩子应该开始古文的阅读背诵了。别小看孩子的实力,虽然他们在我们面前各种作妖,但读过的书和念过的诗都会成为他们口头表达的一部分。读书会上,小徐和小伙伴们的言论经常会让我暗自吃惊,随口来句小古文的事情已经很平常了。
二年级的小朋友要做的事情就是诵读。认识里面的汉字,明白每句话的大概含义。这本《劝学》我做的是拼音版,接下来还有《成语》《思辨》就是无拼音了,当时设计的就是小徐二下先学习《劝学》。结果我们的二下整个被疫情泡汤了。《成语》《思辨》就是部分字有拼音了,因为那个按计划应该是三上后半部分开始了。那两部分的文言难度要比《劝学》高一级。生僻字、通假字,各种与我们现代文不一样的东西会逐步映入眼帘。
三年级
《劝学》一共有54篇文章,每篇文章我还配了6-8道题目,是为了检测娃是不是真懂。里面有关于作者常识,关于断句,关于重点词,关于深层含义,等等。因为三年级的孩子就不能只是诵读了,要开始理解文章的表层与深层含义。因为三年级的孩子在阅读量上还没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所以,知识还不具有相关性。对小古文的要求仅是知其意,能对题目有自己的想法即可,考核仍然是在文上,还没有扩充到史。
我准备的的每个教案里都有作者的生平和作者的朋友圈。三年级的孩子要根据这个提示去书里寻找相应的内容。有意识地开始精读《上下五千年》,做《中华历史两千问》里的相关习题。
四年级
四年级及以上的孩子应该逐步进入文史通吃的赛道了,还要尝试消化那三页重要的PPT部分。我也会在直播里把我们的四个孩子的情况分享一下。里面的例句,是我从高考语文综合书上摘下来的,首选史上有名的小古文。因为我自己的孩子是四年级的,所以我会对四年级及以下的孩子的学习断层了解更透彻。在做PPT时也基本上是根据我家孩子的智商水平来搞的。如果你家刚好也是这个年级,可以每周三、五来听直播。用碎片化的时间积淀古文学习。
PPT的组成
一般情况下,PPT按以下顺序排列。
(1)文言虚词的测试。每周三我们讲一个字,下次课要首先对这个字进行测试及讲解。前两次我们学习了“于”“之”。
(2)新课文。按照字数多寡、难度深浅排列。新课文中的重点字我会解释一下。
(3)新字。高考要考的文言虚词一共18个,讲完虚词我们再讲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120个文言实词,基本上要讲一年了。
(4)字义辨析。每个字有几种意思,每种意思的代表句。
(5)作者生平。
(6)作者朋友圈。
(7)习题。
基本周三讲完前6项,讲不完的,或者我忘记说的,周五做一下回顾并讲解。等大家都跟上队伍了,习题部分就省略掉或者缩减掉。这样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古文本身。
我不是老师,多是采用聊天的方式来跟大家一起学习。认知也有很多不足。一路上结伴同行,总比一个人苦哈哈带娃前行更来劲。
坦白说,如果不是直播,我可能都是嘴上跟小徐说说,不会认真做PPT,更不会认真备课。当上周六,我打开PPT时,小徐居然是主动拿起本来记录,从课文到字义。其他小朋友也马上跟上。平时乱乱的课堂,有那么几分钟,寂静无声,唯有笔在飞。
字词辨析部分我是给出那页总结之后,让孩子们先对照着句子分析用法。在我家,孩子是跑在我前面的。我一般不会宣贯知识,都是让他们先分析,然后我补充。所以,我家读书会的时间基本上孩子们讲8-9成的话,我只负责那一成。教学相长,是我们家读书会的主题词。
到了韩愈生平,四个娃每个人选一个主题词来讲述故事。因为我们的四个娃早就让我连哄带骗地把历史刷过一轮了,所以,他们很熟悉韩愈,但在三年级上的那个寒假,孩子们有多讨厌历史,恨不得把书撕了。
关于小徐是如何走上喜欢历史的这条路上的,我以前其实在阅读部分的直播中讲过,以后再专门写篇文章来概述一下。
感谢各位的支持,去年,帮助我把小徐的阅读领进了快车道,今年又帮我开启了古文学习,那么今天午饭后,同名微信视频号,不见不散。
加客服微信:3304222535,开通VIP下载权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