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失语,惟器能言,

我们曾认为历史是沉寂的。

伴随着叶落花零、星移月隐,

尘封千年的国宝,惊艳了时光。

你看那牛牺尊的精巧器型,温顺敦厚却内藏乾坤;

你读那木板漆画的生动故事,简单朴实却启化人心;

你品那北魏玻璃器的清透蔚蓝,静默不语却耀世千年……

“同博蓝”志愿守其形,护其身,替其言,

每件宝藏都拥有自己的“守护人”,

他们讲述一件件国宝的前世今生……

11

“一条白边颈边围,整朵鲜花钿上垂”清代杨瑛昶这句诗描绘出清代满族妇女独特的妆饰特点,也是热受追捧的清宫剧中“小主”们的时尚装束。为了博得皇帝欢心,清代娘娘们很为自己的妆容下功夫,钿子是后妃们争宠的“必备道具”之一,她们佩戴各类流光溢彩、千娇百媚的钿子,演绎着一个王朝的绰约多姿、风华绝代。

清代满族妇女平时梳旗头,吉庆盛典时着礼服,与礼服相配的首饰名钿子。夏仁虎《旧京琐记》记载“旗下妇装,梳发为平髻,曰一字头,又曰两把头。大装则戴珠翠为饰,名曰钿子。”同八旗妇人彩服相配的有礼服钿子,也有常服钿子。礼服钿子多满饰珠翠,前后垂覆璎珞珠旒,而常服钿子则满饰或半饰,不具串珠璎珞。由此推测此钿子为常服钿子,戴了钿子还可以在钿子上插簪钗与鲜花。虽然钿子常与礼服即“大装”相配,但在清代画集中,可以见到平日也有妇女佩戴。

这件钿子曲长14厘米,宽7厘米,大同市广灵县出土。整体铜质鎏金,形状椭圆近椭圆,镂空雕刻,钿子中心雕刻一朵盛开的牡丹花,周边饰大小不等的花朵及花叶,花心和叶处均饰点翠,可谓花团拥簇,雕工之细精,是清代饰品佳作。

点翠之美在这件作品中也展现的淋漓尽致,明清时点翠工艺达到顶峰,诗句“罗裙玉佩当轩出,点翠施红竞春日”即咏赞点翠之美。点翠即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镶嵌在金属胎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所使用的羽毛分为硬羽和软羽两部分,硬羽一般来自翠鸟的翅膀,质地较硬颜色也比较深比较暗,而软羽不但颜色艳丽饱和度高且质地柔软细腻,所以软翠首饰比硬翠首饰昂贵,清宫首饰大多都是由质量上乘的软翠制作而成。

清朝满族妇女头饰雍容奢华,独具韵味,其所雕饰的牡丹纹、花蝶纹等被赋予吉祥寓意的纹饰,像一面镜子一样折射出,不论民族、不论地域,不论时代,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永不改变。

插画创作:志愿者杨嘉媛

“我”的档案

名称:铜鎏金点翠花蝶纹结子

年代:清代

材质:铜鎏金

尺寸:长14、宽7厘米

策 划:殷 燕

文 字:志愿者杨嘉媛

审 核:骆东峰 刘晓东

编 辑:王雅玲

责 编:王利霞

这是一张图片
推荐到豆瓣
加客服微信:【2931752994】

开通本站永久会员!

备注:【永久会员】,即可领取优惠!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这是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