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父亲讲我母亲的爷爷告老还乡后在湖北天门当私塾先生,他的父辈有教书匠,加上他们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双双来到湖北省黄梅县工作,在中学当语文老师,在黄梅一干就是二十年。黄梅县的小地名,闭着眼睛我都能说一堆:停前、苦竹、大河、蔡山、濯港、孔垄、独山等等,这些土地上,有父母洒下的青春汗水与 泪水。从小耳濡目染,我也喜欢当老师。连着我又从教三十余年,可以说四代从事教育事业!

记得1986年那年高考后,我父亲把我叫到一边,让我估分,怎么估计呢? 当时连考试的参考答案都没有,我就大约按照考试科目一一估计自己各科能考的分数,分数一总,540分。父亲看了之后摇摇头,不太相信我能考那么多。那个时候是先填写志愿再知道分数。我的母亲很希望我能学医,但是我还是偷偷瞒着她填写了师范生提前录取志愿,填写的专业是地理。等考试分数一出来,我总分539,和最初预估总分只差一分!只是每门课考的分数与当时预估的不太一样。我母亲倒是抱怨我好一阵子,说我不听她的话。

被湖北大学地理系录取后,进学校是我爸爸和我二姐送我到学校的。当时,我的二姐在武汉大学生物系读遗传工程专业就读。迎接新生的是地理专业高年级的师兄师姐,看到我一脸稚气,个子不高,都以为我是送姐姐来上学的。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我们地理专业1986级一共录取了40名同学,其中女生仅7人。

之所以选择地理专业,当时是听到一位从华中师范大学毕业回黄州当老师讲的意见。他后来成了荷莲女士的先生,他曾告诉我,大学地理专业的学生,每年老师都会带着外出实习,去很多地方。我很向往这样的学习生活,也就在填写志愿时直接填写了地理专业。进了湖北大学的地理系,真的是去了很多地方。那时,地理专业按照培养目标计划安排,大一去咸宁野外地质实习三周,崇阳、蒲圻(现已改名为赤壁市)、温泉各一周;大二去庐山实习两周!大三人文地理,听老师讲原本是去南京人文地理实习,后来呢因故取消了。大四教学实习是回母校黄州中学完成的。

回想大学生活,印象深刻仍是外出实习的场景,宛如昨日,历历在目:在崇阳捡到的水晶仍在家里书房架子上,在温泉天天用泉水泡脚,在蒲圻听老师讲地质构造溶蚀地貌比较典型,由历次地质运动和长期地质淋溶,在岗地平原地带,各类型地貌交叉出现,高低悬殊,构成各种坡、岭、滩、冲、垄、畈等微域地形。志留纪页岩构成的剥蚀地貌在蒲圻各地交叉出现。而在陆水、蟠河、汀泗河等河流两岸及长江南岸又多形成侵蚀堆积的地貌。在庐山虽然说只有两个星期,至仍然忘不了的是,离开庐山的前一天,早上五点不到起床,和同学徒步翻山越岭,先到五老峰含鄱口看日出,后转到锦绣谷花径复习老师讲的河流袭夺点,深夜和大家仍借月光兜兜转转终于寻找到刻在石头上“月照松林”四个大字那一刻!

庐山月照松林

这是一张图片
推荐到豆瓣
加客服微信:【2931752994】

开通本站永久会员!

备注:【永久会员】,即可领取优惠!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这是一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