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本文大约需要5分钟。您的关注与评论是对教研内参最大的支持。//

科学课的复习对每一位科学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上都没有相关的理论依据作指导,所以说科学课的复习应该是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的“边缘”环节。

我上网搜索复习方法时,确实也找不到什么新鲜的、实用的方法。当前普遍采用的复习方法是:教师把一册书中能够挖掘的科学知识点和科学研究过程不辞辛苦地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利用科学课和读书课的时间读背,甚至六年级在最后临考的一个月时间里就加班背诵科学。对那些不愿意尽力而为的学生,老师们发动小组长、班主任甚至教师亲自上阵,什么时候会背才可以回家。这部分科学的学困生更是把科学复习当成了一种负担,甚至认为科学课的复习就是受罪。这种情况下学生没有任何的积极性,从此就会失去学习科学的信心和兴趣。最后弄得老师精疲力尽,学生还是不学,平均分还是上不去。我觉得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作用的,但不是万全之策,更不是最好的方法。

我认真地思考一下,感觉复习好科学学科还是有办法的。

首先,兴趣是基础。

兴趣,能集中人的注意力;兴趣,能激发人的热情;兴趣,能使人忘记劳苦;兴趣,能使人不怕失败……不管是科学课的学习还是复习,首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到科学课是自己非常需要的,科学课的复习同样很重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喊出“科学科学我爱你”。至于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研究培养兴趣、实践产生兴趣、电化教学增加学习兴趣、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每天表扬10个中差等学生……

第二、过程是根本。

第一是每节课的复习。科学课其实也需要小结这个环节,所以在每节课结束的时候应该让学生适当地概括总结一下本节课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第二是每个单元的复习。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的时候,更应该引领学生及时地复习总结一下。可以让学生根据单元的主题进行回忆性的复习,看看书、翻翻作业、查查试卷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回忆。这样的复习方式比较适合于单元内容系统性强的内容。我上六年级科学,我觉得六年级下册的四个单元系统性都比较强。

再者,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先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回答研究或科学知识的重点处。既能引起学生对科学课的重视,又能起到复习的目的。从第一个单元的教学情况来看,这种方法还是起到了不小的效果的。

现在的考试要考到很多研究操作题,如果一定要学生死记硬背的话也能记得差不多,但如果学生在有了操作的基础后强化记忆,一定会更深刻。所以除了把平时的研究做好之外,有些研究在复习时还有必要让学生重温一次。不方便的也要由教师演示一次,加深学生的印象。

此外,对过去抓质量时提出的“要学好一本书,就要学好每一单元,要学好每一单元,就要学好每一节,要学好每一节,就要学好每一叶;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老师学生齐努力,统考才能得第一。”这种说法要认真领会科学对待。搞好单元过关测试及综合测试,分析失分原因及时查漏补缺。

第三、记忆是关键。

“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知识并不是都需要记忆,但基本的、常用的知识却不能不记忆。所谓知识丰富的人,必定是头脑中记住很多知识,用起来得心应手的人。我在读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什么是知识,记忆就是知识。当然,这不是对知识的诠释,但细想起来,也有其间的道理,任何一门学科,对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定义、法则、定律等,我们就是要“先死后活、死中求活”。什么意思?就是要先死记硬背,然后灵活运用。所以,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要使书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经验,必从记忆入手”。

尤其是科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太多,若干知识、结论都是前人归纳、总结、发明、研究的结果,我们只要记住结论,灵活运用就对了,这对记忆就更加重要。对小学生而言,科学这门学科很多知识要学生只须掌握“是什么”,而很少掌握“为什么”。是为学生今后进入初中学习理、化、生等知识的一个准备阶段。如果该记的东西记不住,答题时就无从下笔。老师在要求学生记忆时首先要找准章节知识点、知识链,建立有效的抽查小组(3—5人一组),教师不定时抽查。

第四、勤劳是保障。

才能、智慧和成绩不会象圣饼一样从天上掉下来。天赋之花再艳丽,如果没有勤劳之水的浇灌,必定很快枯萎而无所获。靠卖弄聪明取不到优异成绩,到头来只能落个聪明反被聪明误。埋怨自己愚钝无异于自暴自弃,只要在勤奋中磨炼,定能露出知识的锋芒。讲好课的教师,他班上的成绩不一定高,讲课一般的教师,他班上的成绩可能高。什么原因,可能就是勤的缘故吧!“勤”就是要心勤、眼勤、耳勤、口勤、手勤。心勤多思,勤思则智。

一本书、一个单元、一节课、一个实验、一个知识点谋定而动,方能成功;眼勤则明,眼见为实。许多实验的现象、很多的自然规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见试卷、见作业)平时的学习状况(明察暗访),才能掌握真实情况,正确判断而后决策;耳勤则聪,多听不偏,多了解学情,多抽学生背诵,不听不知,偏听不明,只有多听,才能辨明是非、判别利弊,知晓进退;口勤则明示,多读、多讲、多讨论,使学生明确章节知识重难点、熟悉知识链、掌握知识点;手勤可示范,根据科学这门课的特点,多动手实验、多实践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在活动中运用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归纳知识,这样就更直接,更有效。老师们,教风影响学风,教风决定学风,教师的勤决定学生的勤,自然掌握知识就有保障。

第五、实践是巩固。

让学生在实践中记忆巩固知识,在创新中运用知识,人在事中炼,刀在石上磨,再好的天赋,没有实践的砥砺,不能露出人才的锋芒。常人之资,加上实践的锤炼,也能有所专长。人的智力是按照人的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别知识的真伪,我们只有在实践中变别人的经验为自己的知识,从而增长才干,提高成绩、活学活用,不能“闭门修养”,不能一头扎进书堆里,需把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天地里去经风雨、见世面。就可能有所发现或者发明。同时实践创新也巩固了旧知识。人才的基本特征不是苦学,而是创造。时代呼吁学生的是高分高能,高分高能需要求知,但不能成为知识的奴隶,而要驾驭知识,为我所用。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出奇招,出怪招。提高学生成绩重要,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更重要。

来源∣剑阁县教育科学研究室

编审∣教研内参

声明∣本文章内容为教研内参提供的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正式报道以官方通稿为准。

这是一张图片
推荐到豆瓣
加客服微信:【2931752994】

开通本站永久会员!

备注:【永久会员】,即可领取优惠!

请一定要填写备注,否则不通过!

也可扫码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添加
这是一张图片